掬水月在手 (叶嘉莹)

空荡荡的影院

凉秋正午,在浦口唯一上映《掬水月在手》的影院,度过了难得“平静”的两小时,也许就是叶嘉莹先生所说的“每个人都是孤独和寒冷的”吧。

不知何时了解到的这部片子,只模糊记得预告片里大量的空镜头和一位祥和的老奶奶,甚至片名都没记全。仅凭着对诗歌的好奇心,前往观看。

片头微风拂动着月影和水面,应了片名,但传达的是传统的思乡?还是另有一番意味?

整片分为六段,前五段以叶先生儿时北京住处的几个房间命名,VI段无名。一来是由于先生的故居不在,二来暗示着叶先生未来的漫无边际和平实淡泊。

由于对于拍摄场景的不熟悉,我只能欣赏不同的器物与美景,仅体会到个别场景与诗词或日本雅乐的关联,还需日后再细细探寻。

感触最深的除了叶先生的身世经历,还有其将诗词作为一种“存在”的理解。

能坐公交翻遍各大图书馆的杜诗资料,并融会贯通,集大成,想必与其如绸缎上纹理的坎坷一生和处境有关(“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杜诗的转变其实也对应着先生写作的转变,由工整到打破。

百凶

锦缎

词的独特之处,在于以女子的口吻和身世阐述深微的涵义以及抒发心中的情感。

只有像先生这样,将诗词融入生命,汇入血液的人,才能将新诗人和旧诗人拉到一张桌上,一起吃上热乎乎的粽子。

而这代人正似落叶,慢慢归土,悄无声息或在微波中泛起涟漪。

离世

希望像先生所说:

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 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

智者的遗音能在时间的远岸唤起共鸣,一人在沧海中掬起水,映着先生的明月。

离世

离世

就以片中一段趣事和先生的孩子般笑容结尾吧:

叶嘉莹的老师顾随,在课堂上,写下了两句词“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料”,并未完成全诗。

叶嘉莹的课后版本:

烛短宵长,月明人悄。梦回何事萦怀抱。

撇开烦恼即欢愉,世人偏道欢娱少。

软语叮咛,阶前细草。

落梅花信今年早。

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十年后,顾随遗作中的版本:

昔日填词,时常叹老。如今看去真堪笑。

江山别换主人公,自然白发成年少。

柳柳梅梅,花花草草。

眼前几日风光好。

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笑容


Say something

Thank you

Your comment has been submitted and will be published once it has been approved.

OOPS!

Your comment has not been submitted. Please go back and try again. Thank You!

If this error persists, please open an issue by clicking here.